“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360问答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唐]李白
意思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
作使解于座品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 原文: 我本楚狂人,(2) 凤歌笑孔丘。(3)严危老效绝很 手持绿玉杖,(4)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5)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6)季促封单为激 屏风九叠云锦张。(7)究临 影落明湖青黛光,级但五夜限换呼(8) 金阙前开二峰长,(9附威) 银河倒挂三石梁。(10) 香炉瀑布遥相望,(11) 回崖沓嶂凌苍苍。(12)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13)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14) 黄云万里动风色,(15) 白波九道流雪山。(16)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17) 谢公行处苍苔没。(18) 早服少们永还丹无世情,(19) 琴心三叠道初成。(20)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21) 先期汗漫九垓上,(22) 愿接卢敖游太清。(23)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零双时高势妈还何直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探之对据谁十除制万各优…”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效色雷量国,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气急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建洋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得同达环首dài代):青黑色。 (9)化金阙(què确):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尼局即军鲁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10)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错满是培厂左陆班导黄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 (12)回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逐九列前 (13)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14)大江:长江。 (15)黄云:昏暗的云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18)谢公:谢灵运。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aī该):九天之外。 (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1] 【译文】 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就像是锦幕张,山影在鄱阳湖上映出青黛光。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入云真雄壮。三叠泉水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山色苍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发。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