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荪种植技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溪荪花看起来优雅大方又不失魅惑,株型俊美、花色艳丽多姿,抗寒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经常用做为园林绿化和插花花卉,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具有极高的市场潜力。今天主要聊聊溪荪的种植技术
土壤选择与消毒:
良好的土壤结构对鸢尾的生长很重要,沙壤土栽培效果最好,因为沙壤土的通气透水性好,非常有利于鸢尾根系的扩展。 消毒 种植鸢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翻晾晒或化学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晒一般时间为20天左右,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喷洒进行消毒。
播种
在温室里选用4个大小相同的木箱,长1000px、宽750px、厚500px。把木箱置于温室通风、平稳、阴凉处,距木箱口50px以下,装入配制好的基质。基质为砂子、炉灰、腐殖土,比例为3:2:5,并用1%高锰酸钾消毒,保持 12h,然后用清水冲冼,用筛子直接往木箱过细砂土,厚度约为25px,用木板刮平,轻度镇压,待水将25px厚的细砂土浸透后(称浸水),方可把种子均匀撒播在木箱内,每箱播种量为100粒左右(株距25px)。再用平板轻轻压一压,盖上一层细砂,以覆盖上种子为宜,然后盖上塑料膜,放置阴凉处。避免直射光的照射,但必须具备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有足够的氧气。种子发芽期的室温白天22~24℃,晚间15~16℃;土温白天26~28℃,晚间20~22℃;木箱塑料膜内的温度白天25~26℃,晚间17~18℃;待种子萌发后,掀去覆盖物,逐步移向有光线处。
移植:种植鸢尾时,要求土温低于20℃。如果预计栽培期间的平均温度会超过 23℃,则不能种植鸢尾,必须将种植期提前或延后。如果要得到高品质的切花,最好使用大规格的种球,9/10或10/+。种植鸢尾种球必须十分小心,特别 是根系已经开始生长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苗 交所)建议种植深度以种球顶部距土表7-10厘米为宜。浅植的球茎容易因土壤干燥而受损并且在生长后期容易发生倒伏 现象。种植密度以每平方米80-100个球茎为宜 。
田间管理
温度:种植后的土壤温度很重要,最低温度为5-8℃,最高温度20℃,最适温度为16-18℃。气温最低5℃,最高25℃,最适为15℃。
浇水
鸢尾喜水,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过干,不利于植株生长,一般在 非雨季,可每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雨季可自然降雨,秋末要灌足防冻水。翌年早春要及时浇解冻水,解冻水必须浇足浇透。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为好。鸢尾对盐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除草
栽植鸢尾的圃地,要提前做好灭草工作。栽植过程中如有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尽量不采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
施肥
种植前施基肥不可取(有机肥除外),因为鸢尾对土壤盐分很敏感,如果种前 施肥,会增加土壤中的含盐量,妨碍鸢尾发根。种植前可施入牛马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基肥施入后应与栽培土壤拌匀,春季栽植成活后,可于初夏追施一次尿素,初秋追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浅施一次牛马粪,也可直接撒于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