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人为什么会出汗【图】

人为什么会出汗【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人为什么会出汗【图】

如果你在挥汗如雨的盛夏,走进空调开放的影剧

院,准能觉得浑身凉快,一下子,汗就“止住”了;如果

你在滴水成冰的隆冬,来到炼钢炉旁,一定感到燥热

难耐,不一会儿,汗就“冒”了出来。由此可见,热是汗

产生的条件,汗是热的结果。热和汗是分不开的。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37摄氏度左右),是

因为体内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通过神经系统等的

调节作用,能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人体的产热部位

包括骨骼肌和内脏。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

内脏;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骨骼肌,约

占总热量的90%以上。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能比

安静时高出10- 15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骨骼肌

会出现不自主的’‘颤抖”(或叫“寒战”)现象。据测定,

仅仅这样的“颤抖”,就能使体内产热量成倍增加。这

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之一。体内物质通

过新陈代谢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们的

工作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向外界发散,人体才得

以保持一定的体温。

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进行的。辐射、传

导和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

温度时,皮肤血管多数收缩,血液流量小,皮肤温度

低,因而由皮肤直接放散的热量少;同时,汗液分泌

少,甚至不分泌,由出汗而放散的热量就很少。这样,

就可以维持人的体温正常,不至下降。当外界温度高

于皮肤温度时,出汗是主要的散热方式。皮肤血管多

数舒张,血液流量大,皮肤温度高,因而由皮肤直接放

散的热量多;同时,汗液分泌多,由出汗而发散的热量

也显著增加。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出汗就成了人

体主要或惟一散热方式。这样仍然可以使人的体温

保持正常,不致升高。

人休调节体温的能力虽然很强,但总有一定的限

度。热天,由于大量出汗,人体会丧失很多水分和盐

分,就可能出现缺水、缺盐现象,还会引起胃口不好、

消化不良等症状。这种情况,高温作业的工人、农民

和运动员尤为明显。因此,人们在热天要适当增加水

分和盐分,喝一些清凉饮料。有时,人在高温环境里

时间过长,或者环境温度特别高,可能由于体内产生

的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发生中暑现象:突然

感到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心慌等等。如果发

现中暑病人,要赶快把他抬到阴凉地方,解开衣扣,用

冷水浸湿的毛巾放在病人头部或擦身,使体温下降。

再给病人口服人丹、十滴水等解暑药物。病情严重的

人,应请医生治疗。